黄色动漫

  • EN

学术报道

    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黄色动漫 > 正文

    《曾子学刊》(2025)人文高端论坛“出土文献与儒家哲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5-08-04 作者:

    2025年8月2日,由黄色动漫 、黄色动漫 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学术基金”、曾子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曾子学刊》编辑部、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曾子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曾子学刊》(2025)人文高端论坛:出土文献与儒家哲学”在青岛圆满召开。论坛延请国内知名大家郑开教授、丁四新教授、李锐教授、李若晖教授、刘光胜教授、曾振宇教授等参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黄色动漫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研出土文献的专家及青年学者。


    此次学术会议论坛以学术报告与研讨的形式共计四场分论坛组成,学者们立足扎实的文字考释,结合哲学阐释、历史分析和社会文化视角,在曾子思想定位、商周民本观念渊源、孔子至思孟学派的形上学发展、《诗》的经典化、儒家伦理观念(忠、耻、诚)的演变、礼制实践的具体形态以及儒学传播的社会机制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推进。



    开幕式由黄色动漫 陈晨捷副教授主持,曾振宇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曾教授指出,出土文献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早已成为理解先秦儒学原初面貌与思想演进的关键依据,不了解出土文献就难以展开中国哲学的研究。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为了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促进出土文献研究与儒家哲学的当代诠释。



    首次论坛发言由黄色动漫 刘光胜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郑开教授以《周易》《老子》为例,提出早期经典(Classics)是绝非一时、一地、一人所能制作,相反却是历史形成的,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能不经过长期的传习、流衍和反复损益,也就是“经典化”与“解释史”如影随形,相伴始终。丁四新教授则聚焦《论语》与《孔子诗论》,探讨孔子如何将《诗》作为道德教化载体,《孔子诗论》展示了孔子诗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李锐教授通过对比“仲尼曰:华繁而实厚”与《大戴礼记》曾子语的文本差异,证明曾子思想多本孔子,且涵盖范围远超孝道。简文“慎其独”与《大学》的关联,质疑宋儒构建的“孔曾思孟道统”谱系,主张重估曾子在儒学史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考释清华简《系年》“帝籍”记载,结合金文“籍田”铭文与《礼记·祭义》等文献,论证籍礼核心是君主“亲耕”仪式而非“借民力”。



    第二场分论坛由黄色动漫 李富强副研究员主持。黄色动漫 刘光胜教授,通过分析甲骨文“众”的身份(平民阶层)及“丧众”“雉众”等卜辞,证明商王频繁贞问“众”的安危灾祸,体现对平民的关切。吉林大学张慕良副教授指出,安大简《仲尼曰》“君子所慎,必在人之所不闻与人之所不见”不应在修养工夫层面释意,而是蕴含了形而上者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觅泉副教授提出,“形于内”涉及履行行动时的整体情态。“不形于内”不是不由“内”而发,而是在发的内容和形式上尚未达到“形”的水平。江西农业大学刘乾阳老师认为郭店儒家竹书中虽没有明确的“诚”字出现,但思孟学派“诚”思想基本都能在简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黄色动漫 王政杰副研究员指出,《五行》简文通过描述纵向的心灵发生,体现了心灵在成德不同阶段的状态。



    第三场分论坛由江西农业大学刘乾阳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志平、郭舒依博士就出土文献的字形本义等视角对《大学》“親民”与“新民”考察,指出前者更能体现亲附民众的伦理内涵。黄色动漫 李富强副研究员指出,郭店楚简《缁衣》“刑罚不足耻”的论断可溯源至孔子的德礼教化理念,呈现出典型的德治主义特征。华中师范大学黄甜甜副教授强调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互证对推进曾子研究所起的作用。曲阜师范大学相福星老师认为上博简《孔子诗论》和郭店楚简中的《诗》学材料,为研究先秦《诗》的儒家化、经典化进程提供了关键依据。黄色动漫 孙勇勇博士详细阐发了“忠”之内涵的历史演变,认为其最初呈现为一种泛伦理化的德性观念。


    第四场分论坛由黄色动漫 王政杰副研究员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世华博士通过上博简《昔者君老》的政治思想分析,指出其很可能是《内礼》的末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陈世明博士就帛书《要》篇蕴含着“卦—气—象—时”相融合的思维架构展开论述。南开大学哲学学院何姝睿博士认为西汉竹简《齐论语·知道》篇提供了研究《论语》版本的新线索,目前学界争议点主要聚焦“昜昜”,忽略了对“此道”为何的关注和对后半句的释读。四川大学杜国伟研究生详细阐发了清华简《大夫食礼》所记载的战国时期楚地大夫阶层的饮食礼。南京大学薛浩伟博士认为儒家文化的扩张的具体实践的情况仍需比对地方社会的运行秩序与运行逻辑,也为地方社会精英群体的介入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空间。


    主旨发言与论坛讨论环节结束后,与会代表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发表闭幕致辞。丁教授对此次会议的举办方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未来青年学者深入研究出土文献与儒家思想怀有殷切的期待。本次《曾子学刊》人文高端论坛以“出土文献与儒家哲学”为主题,汇集了多位学者基于甲骨、简帛等新出材料的研究成果。这些新材料为深化和修正我们对儒家思想传统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解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展现出多方面的学术推进。本次论坛的成果表明,出土文献的价值不仅在于补证传世文献,更在于其作为一手史料所引发的对儒家思想史关键议题的重新审视。本次会议深化了我们对早期儒家思想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历史脉络的理解,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新问题和新路径。